销售热线

19126518388
  • 技术文章ARTICL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如何合理设计细胞加药浓度?

    如何合理设计细胞加药浓度?

    发布时间: 2025-04-25  点击次数: 312次

    1.概述
    药物,或一切化学品对细胞的生理状态是否能造成影响,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是生物学的基础实验之一。CCK-8与MTT等药物毒性实验就是一种测量方法。我们都知道“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泼皮",那么如何设置实验中药物的浓度呢?通常有两种情形:

    直接取一个固定的浓度,如40μM;

    设置一组浓度梯度,如10μM、30μM、100μM。

    这二者有什么不同?如何针对自己的实验需求来选择呢?我们将在下文介绍。

    2 固定浓度的情形

    一般来说,如果文献直接甩出一个固定浓度进行实验,没有进行量效测试,说明这个药物的效应是已知的,就像数学答案里的“易得"。

    这个时候就应该查找这段method中是否给出了引用文献。效应浓度已经在更早期的实验中确定了,该文章作者本人研究所用的细胞样本应该和早期文献也能保持一致,所以他是在复现实验,直接照做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是在自己取值做实验,通常这个浓度可能可以从以下角度推导得到:

    基于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如药代动力学参数:如果这是一个已知的药物分子,我们不是第一次合成得到它,第一次提出以它作为药物的文献应该会提供其药理学数据,如半衰期、分布容积等参数,可以基于研究实验的目的计算决定;

    基于临床用药的习惯剂量:如果这个药物已经用于临床了,可以参考临床报告的剂量;

    直接抄以前的文献,拿来吧你:这就是第一段所说的情况,已经有人做实验得到结论了,那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同种细胞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反而保证了结论的可重复性。

    3 浓度梯度的情形

    如果一个文献做了多个浓度或多个时间点来测试药物效果,那最大的可能是该文献所研究的细胞或药物此前没人做过,作者没得引用,所以只能先做量效测评。

    所以此时设计上就要考虑做梯度浓度+不同时间段的设计,从一系列实验结果中找到浓度。

    如何设计梯度和组别呢?如果有人做过类似的药物或类似的细胞,我们可以引用前人的智慧,照搬之下再根据实验目标作一定校正;如果没参考对象,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

    设置浓度梯度,搞清楚IC50:先进行浓度梯度测试,用5-8个梯度去做预实验,比如每个梯度差别一倍(10、20、40、80、160μM),总之要覆盖药物从低毒性到高毒性(甚至毒性过强导致细胞死亡)的浓度范围,据此分组测细胞毒性和增殖,摸清楚这个药物的IC50;(IC50计算可使用豆包或deepseek解决)

    探索药物有效剂量的范围,发现剂量-效应之间的规律:基于IC50缩减剂量覆盖的范围,设置更细化的分组,尝试画出药效随剂量增加而上升达到峰值、然后随剂量过量导致细胞死亡的曲线。

    原则即:找出药物产生效应的最佳浓度(阈值)以及不同浓度对细胞的影响趋势。


    安培生物致力成为推动生命科学进步值得信赖的合作者

    深圳/湛江安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核心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的生物高科技企业。总部设在广东,服务面向全国。安培生物集进口试剂、实验室耗材销售、技术服务与合约开发为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旨在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较好的产品与服务。本公司建立了涵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信号传导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产品供应线,在各个领域内向用户提供较高的水平和质量稳定的产品,安培生物致力于为广大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客户提供各种产品、技术支持与服务。可以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比较先进的专业资讯和完备的产品和物流服务。 专业的技术力量使得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深厚的人脉资源使得我们在全国主要城市拥有众多的合作伙伴,安培生物非常荣幸能将世界上先进的高科技产品推荐给国内从事生物学领域科研的老师和同仁。作为专业性的产品供应商,公司出资存备了大量现货,配合优秀的销售队伍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





产品中心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