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离基质胶在细胞分离时把细胞“包起来”,让它们在三维空间里生长。传统基质胶来自小鼠肉瘤,成分复杂,含有动物蛋白和多糖。人体免疫系统会认出这些“外来物”,产生抗体,引发炎症或排斥反应。为了让细胞移植更安全,科学家把基质胶做成“无免疫原性”,也就是去掉或替换掉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的部分。
一、无免疫原性怎么做?
原料改用人工合成高分子,比如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这些材料本身不带生物信号,免疫系统不会攻击。
如果必须用天然成分,就选人类来源的重组蛋白,如重组人层粘连蛋白或人源胶原,基因序列与人的全部一样,不会被当成外敌。
全部去掉动物血清和细菌内毒素,生产环境达到GMP标准,每批检测内毒素含量低于0.25 EU/mL。
二、无免疫原性带来什么好处?
1.移植安全:细胞包裹后植入人体,不会引起急性炎症。动物实验显示,无免疫原性胶植入八周后,局部几乎没有淋巴细胞聚集;传统胶植入两周就会出现明显炎症。
2.长期存活:胰岛细胞用无免疫原性胶包埋后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血糖正常维持三个月以上;传统胶组一个月内因免疫排斥全部失效。
3.减少药物用量:传统胶需要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剂量大,副作用多。无免疫原性胶可把药物用量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4.法规容易通过:人用产品注册时,监管机构最关注免疫风险。无免疫原性胶的审批时间通常缩短半年到一年。
三、实际应用场景
1.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把胰岛细胞包在胶里,放在腹腔或皮下,病人不用再天天打胰岛素。
2.肝细胞体外支持:肝衰竭患者做人工肝,细胞放在胶中形成微组织,与血液接触时不触发免疫反应。
3.肿瘤药物筛选:用患者自身肿瘤细胞做三维培养,无免疫原性胶不会干扰药物效果,测出的数据更接近人体真实反应。
四、使用注意事项
1.储存:合成胶干粉在4℃干燥保存,避免吸潮。溶解后24小时内用完,防止降解。
2.浓度调节:细胞种类不同,胶浓度从1%到4%可调。先小试,找到既能固定细胞又让营养扩散的最佳浓度。
3.灭菌:采用γ射线或环氧乙烷灭菌,不能用高温高压,否则高分子链会断裂。